中國富豪為何“婉拒”蓋茨巴菲特慈善勸捐
“仁資”和“慈善”不同在于,它是以市場的手段、市場的效益,來達到“仁”的目標 正因為“仁資主義”強調市場效率,才需要蓋茨這樣一流的市場人才來經營,就像股市投資一樣 還在不久以前,和巴菲特吃飯要作為一種特權拍賣,而且在中國拍賣出的天價讓巴菲特本人也吃驚。如今,蓋茨和巴菲特找到府來到中國,中國的富豪們卻紛紛“婉拒”,敢吃這頓飯的人不多,據說是怕在席間被“勸捐”。鬧得蓋茨和巴菲特趕緊澄清:沒有“勸捐”一事,交交朋友而已。 中國人的傳統慈善觀,顯然需要刷新和修正。 “仁資”以市場為手段 中國的一些富豪心疼自己的錢,要留著養二奶或投資移民,或修豪華墓地等等,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靠寫幾個字改變他們是不可能的。冠冕堂皇地為他們辯護、稱“裸捐”不合中國國情、甚至稱蓋茨巴菲特的行為違反市場原則等言論,則影響著公共意識,值得認真對待。 匯集起來,這派人的立場主要有三:第一,慈善事業把寶貴的資本從生產過程中抽走,放入消費過程,讓窮人白白花掉而不是創造財富。這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妨礙“把餅做大”。日後不管窮人還是富人,所能分的份額反而小了。 第二,蓋茨和巴菲特這等珍貴人才,早被市場證明是創造財富的大師。他們退出創造財富的過程,不僅是個人之失,也是全社會之失。結果還是一樣,餅沒有做大。 第三,慈善浪費的事例舉不勝舉。特別是在中國,對慈善事業的制度管理機制還不健全,善款經常去向不明。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宜勸中國富人盲目捐款。 以上理論,不僅見于中文媒體,甚至也會在《華爾街日報》等西方主流媒體上出現,所代表的是一種“市場原教旨主義”。這派人多信奉市場調節優于一切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理論和小政府的自由政治哲學,反對各種形式的財富再分配。 其實,這些觀念大都出于對現代慈善事業的誤解。 現代慈善事業,不是傳統的慈善(charity),即不是單純對弱者的救助或施舍,而是philanthropy。這後一個詞,在中文中也譯為“慈善”,和charity無法區分,說明中文世界對兩者之差異尚無基本概念。根據《牛津英語詞典》,philanthropy的本意為“對人類的熱愛”、“促進他人幸福的積極努力和傾向”、“為良好目的而捐贈資金”等等。用孔子的話說,就是“仁者愛人”也。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也把“促進他人的幸福”當做人的道德本能,關鍵也是個“仁”字,頗為接近孟子的“性善論”。把他的《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結合起來,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解讀:人的“自私”來源于“自愛”。這種“自愛”的一個核心部分,則是“愛人”。因此,人在為自私的動機所驅動時,自然也會追求“愛人”之目標。在這一前提下,由“自私”的動機所驅動的市場競爭,會促進人類全體的福祉。 “仁者愛人”的一個直接邏輯後果,就是“慈善”(charity)。但是,這種“慈善”並不是philanthropy。西諺雲:“給一個人一條魚,你可以讓他吃飽一天;教他捕魚技術,則會保證他一輩子的溫飽。”傳統的“慈善”是給窮人一條魚,philosophy則是要教給窮人捕魚術,即窮人的“發展資本”。所以,我把philosophy試譯為“仁資”,包含著“仁”與“資本”二義。 “仁資”和“慈善”之不同在于,它是以市場的手段、市場的效益,來達到“仁”的目標。如果“促進他人幸福”真是你本能的話,你就會像在市場競爭中“見錢眼開”、瘋狂地積累個人財富一樣,同樣瘋狂地尋求“促進他人幸福”的最有效的手段。這也難怪,在英語中用于描述市場經濟的傳統詞匯是“資本主義”。最近則生出一個新詞,我姑且譯為“仁資主義”(philanthrocapitalism)。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9/11/c_12541460.htm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