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ssue帶給露宿者的收入超過五百萬鎊
The Big Issue 是一本英國的周刊,在1991年由比爾特(John Bird)創立。當年英國到處都是露宿者,比爾特看在眼內,認為一般慈善事業不能回應這社會問題,食物銀行也只能解決即日溫飽。他明白露宿者的工作能力參差,如果有「助人自助」的點子,令他們可以有尊嚴的賺取收入,才是持續性的幫助。
Big Issue是一本時事娛樂通識雜誌,有巨星名人政客的訪問,與香港市面上的周刊並無分別;不同的是它的創新售賣方法。這本雜誌不會在便利店和報攤出售,因為它有更佳的「人肉」販售方法,邀請經培訓的露宿者成為「街頭販售人」,且形式幾乎是「無本生利」。雜誌售價每本2.5英鎊,每賣出一本,販售者可自留一半收入,即有1.25英鎊的進帳。去年,單在英國,Big Issue帶給露宿者的收入超過五百萬鎊。有了露宿者的網絡,雜誌更成立基金,為露宿者提供住宿、醫療及其他輔導服務。
我與比爾特有一面之緣,他聲如洪鐘,性格爽朗,但非常感性;他明白這個邊緣社群其實自信心薄弱,自我形象低落,最基本的售賣雜誌指定動作,如向路人打招呼,講句早晨,來個眼神接觸,他們都可能做不到,要不斷的鼓勵。但若能成功售賣雜誌和取得收入,他們會脫胎換骨,敢於抬起頭做人。比爾特說,hand out (伸手拿救濟金) 不是賦權,他們要的是hand up(揮手賣雜誌),尋找自營生計的機會,重新取回生活的主導權。
受到比爾特的啟發,Big Issue在全球各地都有複製品,在南非、澳洲、南韓、巴西、台灣等地,都有這個創新的「助人自助」網絡。我上周在澳洲珀斯,偶然在街頭看到一位Big Issue販售者,他可能是初次嘗試,信心不足,只見他躲在一旁,不敢叫喊,我走前向他買了一本雜誌,問他可取得多少,他才高興的說,是4元(雜誌售價是5元澳幣),看來澳洲比英國還要慷慨。
香港的露宿者越來越多,食環署視他們的家當為垃圾般處理,除此之外無計可施。幾位傳媒朋友聽了Big Issue的動人故事,也想在香港仿效,但籌集啟動資金,打入擁擠的雜誌市場,談何容易。話說回來,Big Issue廿年來被各地複製也屹立不倒,又如何解釋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